唐朝女子图鉴:她们的生活比你想象的更开放
开元二十年(732年)春,长安城平康坊的曲江宴上,一群头戴胡帽、身着男装的贵族女子正与文人墨客纵酒赋诗。其中一位女子解开腰间的金鱼袋,随手掷出三十贯钱买下一卷王羲之摹本,这个举动引得满座喝彩——她是秘书监裴家的嫡女,刚刚结束了第三段婚姻,正在物色下一位夫婿。
开元二十年(732年)春,长安城平康坊的曲江宴上,一群头戴胡帽、身着男装的贵族女子正与文人墨客纵酒赋诗。其中一位女子解开腰间的金鱼袋,随手掷出三十贯钱买下一卷王羲之摹本,这个举动引得满座喝彩——她是秘书监裴家的嫡女,刚刚结束了第三段婚姻,正在物色下一位夫婿。
在唐代“登第”、“擢第”、“及第”、“折桂”、“穿杨”等词语都表示科举应试中选之意。如果能中状元,则为“独占鳌头”。因为科举考试中,乡试、会试、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合称“三元”,古代读书人如果能在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中都考中了第一名,称“三元及第”。